逢甲套房 | 逢甲住宿 – 給您最貼心的住宿服務

專業的住房服務,優質的設施,逢甲住宿,逢甲套房 – 給您最貼心的住宿服務

Home » 2013 » 8 月

夏威夷的旅遊小常識

逢甲日租套房提供一些到夏威夷的旅遊小常識給大家參考。

飲水:夏威夷自來水之冷水可生飲;如怕水土不服可購買礦泉水飲用。

衣:夏威夷氣候舒適乾爽,年平均溫約攝氏24度,11~3月爲雨季。因此衣著以夏季到海邊旅遊之輕便穿著即可。

但夜間或下雨後或室/車內(冷氣)溫差較大,因此最好準備薄外套。怕曬黑者亦可穿薄長袖衣物。泳具、拖鞋、太陽眼鏡、防曬乳液、遮陽帽、輕便雨具…等宜備齊。

由於有些餐廳會禁止遊客穿T恤、涼鞋、短褲等輕便服裝進入,因此最好準備一件稍正式之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旅館及電壓:夏威夷因觀光客多,旅館浴室多無浴缸、只提供淋浴設備。此外,一般亦未提供盥洗用具及拖鞋,敬請自備。夏威夷電壓爲110伏特。

觀光業是夏威夷主要收入來源,特別是威基基海灘附近密集分佈的旅館,終年擠滿觀光客,因此,旅館通常在下午三點以後才能辦理住房手續。

上下時請注意來車方向,以免發生危險。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如:纜車、遊船等時,請聽工作人員指揮依序上下,

團體需一起活動,途中若要離隊需征得領隊同,以免發生意外。

夜間或自由活動時間若需自行外出,請告知領隊或團友,並應特別注意安全。

交通:夏威夷因觀光客多,故遊覽車多爲統一調派,在同一日行程中也未必用同一部車。

旅遊安全手則:搭乘飛機時,請隨時扣緊安全帶,以免亂流影響安全。

貴重物品請托放至飯店保險箱,如需隨身攜帶切勿離手,小心扒手在身旁。

過關:夏威夷隸屬美國之一州,移民局把關嚴謹,因此通關手續較費時,一家人需同時接受通關審查,並應據實回復關員之問題。

另外,海關嚴禁攜帶肉類、水果、植物等食品及種子入境,切勿以身試法想蒙混過關,一旦被查獲將受到嚴厲處罰。

如有外島過夜行程,建議可另備一小旅行袋攜帶輕便過夜衣物。

若活動本身具有刺激性身體狀況不佳,特別是孕婦、幼兒及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氣管疾病等貴賓,請自行斟酌個人身體狀況,不宜勉強參加。

遵守領隊所宣佈的觀光區、餐廳、飯店、遊樂設施等各種場所的注意事項。

出國觀光請勿將護照交給領隊或導遊保管,請自行保管以免發生事情時無法請求國家支援。

逢甲日租套房關心您玩的安全。

景點介紹:【林氏宗祠】逢甲日租套房推薦

景點介紹:【林氏宗祠】逢甲日租套房推薦

林氏宗祠(又稱臺灣林氏宗廟)位於臺中市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

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台灣日治時期昭和5年(1930年)遷於現址。

建築以為閩南式傳統建築,為二進雙龍的合院式配置,屋面造形有硬山、歇山、捲棚及「升庵假四垂」等式樣。前後座落山門及正殿,而兩側則以過水連接護龍。

從其建築平面中,可看見為順應風水觀念而形成前窄後寬的「畚箕厝」特殊造型。

除外埕廣場,林氏宗祠二進雙護龍的格局中藉由過水的空間安排,形成七個院落(內埕、天井)。

宗祠只有祭祀功能,故未建後殿,改以橫向面九開間(五開間的山門及左右過水與護龍)的立面效果。
木構架由漳籍名匠陳應彬打造,裝飾以雕刻、彩繪、文字、剪黏與泥塑為主。

陳應彬是臺灣本土的知名大木匠師,承繼了漳派的大木作技術,在臺灣寺廟建築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以木雕為重,其中山門及正殿的木構架為主要的表演場所,其精巧雕飾的巧工不可多見,石構由辛阿救打造。

陳應彬出生於臺北板橋中和員山莊,原籍福建省漳州南靖,其父陳井泉(1819年-?)亦是木匠。

據傳曾參與過臺北府城的考棚、城門及巡撫衙門的工程。

陳應彬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上頭還有四名兄長。

他早年曾到漳泉一帶遊覽古建築,回臺後遍受邀參與北港朝天宮的改建,而1910年朝天宮竣工後,其聲名亦大噪,全臺各地廟宇紛紛邀請他前來主持廟宇的修築,而他所修築的廟宇主要以媽祖廟為多。

他信奉臺北指南宮的呂洞賓,晚年常居於指南宮。

建築結構

正殿:奉祀林姓開山祖師比干和林姓祖宗牌位,配祀建廟有功人員的長生祿位
左護龍:供奉湄洲媽祖
右護龍:管理辦公室
地址:臺中市南區長榮里國光路55號
開放時間 週一至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

景點介紹靠近逢甲日租套房附近的聚奎居

聚奎居

離高鐵烏日站約八分鐘車程左右,逢甲日租套房附近學田路上的「聚奎居」,有著與新時代高鐵站截然不同的面貌,華麗的巴洛克洋樓建築中融合了東方人文,默默地訴說屬於上個世代的華麗與傳奇。

聚奎居的主人陳姓人家,在當年,可是富甲一方的望族,從學田路到成功嶺,看得見的土地
無不是陳家的產業。

據說興建房屋的主人陳若時的祖父是進士,對當時的小地方來講,能出一位進士是非常特別的事,後來子孫經營米店,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但並沒有後嗣,陳若時是當時三位養子中的長子,他繼承了祖先所傳下來的財富。

為了彰顯陳家的興旺,在日治時代1919年,蓋了這麼一座「聚奎居」。

這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建築,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聚奎居仍的上是所謂的「豪宅」。建築上採中西合璧的方式,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的紅磚牆與原拱門,還有巴洛克那氣派的圓形廊柱,整體而言,就像中國的三合院的形式。

巴洛克建築起源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將原本羅馬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彰現出國家與教會的專制主義的豐功偉業。

此新式建築著重於色彩、光影、雕塑性與強烈的巴洛克特色。

文藝復興為義大利宮廷帶來財富與權勢,是世俗與宗教力量的結合。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物,一方面有著更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與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會的財富與權勢。

新的建築風格尤其體現出新宗教教派的時代背景,例如戴蒂尼會(Theatines)與耶穌會,其目標是增進宗教的普遍與虔誠。

十七世紀中葉,巴洛克風格轉而表現於豪華宮殿上,首先在法國--如拉斐特城堡(Château de Maisons,1642),位於巴黎附近、由弗朗索瓦·芒薩爾設計--隨後遍及歐洲。

位於台中烏日鄉學田路的巷弄內,同村的人如果不稍加注意,也不見得會知道這個地方。

堂號穎川,點出這一戶人家姓陳。據說在古早時期,陳姓人家的祖先被封在「穎川」之地做諸侯,後來「穎川」就成為陳姓人家的堂號。會命名為聚奎居,則是寓意著主人家不只有財,還有文才與品德,因為「奎」星代表著文曲星,也是德星。一邊牆上寫著「廉泉讓水」對應著另一邊的「瑞氣祥雲」,意思是這兒民風純樸,主人的品格廉潔,在風水地理上也是一處極好之地。

聚奎居最多曾住到42口人,當時的主人富裕到甚至擁有台灣僅見,從國外買回來的重型機車、轎車。

後來時代改變,在政府政策下大量田地被徵收,家產減少,且主人突然間因故過世,沒有留下遺產由誰繼承,子孫紛擾中誰也拿不出完全證明是房子的繼承人,房屋稅也愈欠愈高,後來就轉賣出去。

原本聚奎居將被拆掉重新蓋成別墅,在台中縣議員張正興的大力奔走下現予以保存,也在門前種下了草坪予以美化,納入高鐵旁的十七處台中旅遊景點之一。聚奎居的存在,是文化的延續,也是時代的見證,到台中旅遊時別忘了到聚奎居走走。

參考資料:

逢甲日租套房

【台中放送局 – 電台街一號】 | 台中古蹟景點介紹

【台中放送局 – 電台街一號】

逢甲日租套房向東可以到台中放送局,台中放送局位於全台絕無僅有的「電台街」上,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建於1935年的台中放送局。

西元2002年台中市政府將放送局列為歷史建物,是台中市重要歷史建築之ㄧ。

台中放送局是在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開播,是台灣第三個成立的廣播電台,依據慣例被稱為「JFCK」,有別於早先成立的「台北放送局」(JFAK)及台南放送局(JFBK),當地路名則取為「電台街」,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電台街1號」。

台中放送局的形貌,可界定為『過渡式樣』的現代建築。

從主體建築主要風格來看,台中放送局興建時(西元1935 年)是現代建築開始在台灣地區盛行之時,設計者加入上述點綴性中世紀裝飾元素,仍可發現是台灣地區較具代表性的簡化羅馬風格或仿哥德風格建築,整體建築的屋身為無華麗裝飾的現代建築,僅細部仍存在著不構成式樣主導特徵的西方歷史式樣,所以被歸類為「過渡式樣」(現代主義之雛形)。

現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前的幾十年中興起的新藝術與文學風格,是藝術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陳規舊矩,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性與邏輯,實驗探証。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此論述需要引用佐證)。

有些人將20世紀區分為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有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大範圍時期的兩個階段。本文章是關於從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的運動,有關後現代主義的部份請參見相關條目。

台中放送局在建築構造上,主結構為磚構承重牆,二樓樓地板為鋼筋混凝土造(鐵筋混凝土),屋頂屋架為木造洋式屋架,與逢甲日租套房的結構近似。

台中放送局為「形隨機能而生」的現代建築,空間格局組合方式與台北放送局相當類似。

開窗面導光及包括善用地形風、季風通風配置、善用中庭風、善用植栽控制氣流、開窗通風性能等等。

頗具日常節能的標準,具有現代「綠建築」的建築概念。

綠色建築或綠建築(英語:Green Building),是指實踐了提高建築物所使用資源(能量、水、及材料)的效率,同時減低建築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影響,從更好的選址、設計、建設、操作、維修及拆除,為整個完整的建築生命週期。

相近觀念為自然建築 (Natural Building),是指正常用於較小的比例,並偏向集中於使用當地所可取用的材料。其他常見的用詞包括了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及綠色建築物(Green architecture)。

中華民國目前擁有276棟以上的現代綠建築。

參考資料:

逢甲日租套房

逢甲住宿

中部景點介紹三岩二寺(下)

中部景點介紹三岩二寺
自清朝時期,台灣中部的「三岩二寺」就已經享有盛名,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來此賦詩賞景。

所謂的三岩二寺的三岩是虎山岩、碧山岩、清水岩,而二寺即寶藏寺、龍山寺。

二寺:寶藏寺、龍山寺

寶藏寺

寶藏寺位於彰化縣芬園鄉,名稱由來取自禮記中庸篇:一座廣闊的山,可以讓草木生長、禽獸居住、寶藏附隨。再加上當初有嘉義轉靈符至此的傳說,而符乃佛道之寶也。

寶藏寺於清乾隆50年(1785年)興建後,於道光7年(1827年)重修。道光28年(1848年)時廟宇傾圮又被地震破壞,於是當時廩生唐憲榮、首事江成春、黃玉池、張成堂等人便提議重修,各界響應而共捐銀1,429圓,工程則於道光30年(1850年)完工。
而原本寺中僅供奉觀世音菩薩,乃同治12年(1873年)鹿港天后宮媽祖遶境至芬園,於該寺留宿時被當時受瘟疫所苦的居民挽留,之後鹿港天后宮便與居民達成協議,於後殿供奉媽祖。

寶藏寺曾在日治時代大正2年(1913年)整修,奠定今日廟宇之雛形。又在黃玉池後代主持下於大正8年(1919年)重修,進入民國時期後,該寺在民國58年(1969年)增設忠義祠,供奉貓羅溪西勇士牌位。

被彰化縣政府指定為古蹟之後再度進行重修,於民國88年(1999年)12月完工,舉行入火安座儀式。
龍山寺

台灣共有五座龍山寺,由北而南依序為淡水龍山寺(清咸豐八年、一八五八)、萬華龍山寺(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鹿港龍山寺、台南龍山寺(清雍正年間)及鳳山龍山寺(清乾隆年間)。

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明末清初,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遷建現址,歷二百三十餘年;目前鹿港龍山寺的建築大體保留自清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 鹿港龍山寺不惟歷史悠久,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工藝精細,別具匠心,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具有藝術、建築與工藝等完整歷史價值的作品之一。鹿港龍山寺現獲頒定為台灣之「國定古蹟」。

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舊地名「暗街仔」。
相傳鹿港龍山寺創建年代為明永曆年間,鹿港龍山寺之肇始,應係泉州先民移民來台時,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佛像,於鹿仔港舊河道邊結廬為寺。

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舊地名「暗街仔」,今大有街,目前巷內存有一塊「唵嘛呢叭彌吽」碑。遷建前之舊寺文史止於耆老口傳,今已不存,相關史料記載付之闕如,尚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鹿港開為「正口」(清朝官方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江對渡,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由於鹿港日漸繁榮,商賈雲集,吸引更多移民前來,龍山寺信士也日益增多,原本位於暗街仔的龍山寺,便顯得狹小。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由都閫府(武官名、正名為「都司」)陳邦光倡議遷建,泉州七郡縣(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德化、永春)人士紛紛響應,遂將龍山寺遷建至現址。彰化縣志卷之五祀典志:「龍山寺前大殿祀觀音佛祖,後祀北極上帝,在鹿港,乾隆五十一年泉州七邑士民公建」,縣志即以此年為龍山寺創寺的年代。
中部的三岩二寺適合兩天一夜的行程,不僅可以享受古人的智慧熏陶,亦可藉此踏青運動,感受古台灣文化沖擊。
行程規劃主要以文物參觀為主,若能屏棄宗教的束縛,拋開成見,以探討古人智慧為根基,更能感受到文化演變的脈動。

參考資料:

逢甲日租套房

中部景點介紹三岩二寺(上)

自清朝時期,台灣中部的「三岩二寺」就已經享有盛名,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來此賦詩賞景。

所謂的三岩二寺的三岩是虎山岩、碧山岩、清水岩,而二寺即寶藏寺、龍山寺。
三岩:虎山岩、碧山岩、清水岩

虎山岩

虎山岩位於彰化縣花壇鄉,因山岩形狀類似猛虎崛踞而得此名。

此地的風水據傳為虎穴,地形依山環抱如龍蟠虎踞,四周茂林修竹,竹影參差、禽聲嚶鳴、清風徐來、綠陰匝地,置身其間彷彿人間仙境,故「虎岩聽竹」,早在清朝時期即成為彰化八景之一。
碧山岩

碧山岩寺居八卦山之陽,山形如梳,俗稱柴梳岩。山上佳木欉生濃蔭環翠,故名碧山。

傳說熙末年,漳州府人氏黃某攜眷配帶開漳聖王香火渡海來台墾荒。行於碧山之尖頂,忽聞嗡嗡之聲,不絕於耳,停步視之,其聲傳自身前一塊石下小洞,認為此處適合於安座開漳聖王,為難得一見之吉地,遂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中膜拜後離去。

值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碧山尖頂山下(今內湖區)一帶,土匪猖獗,結黨成群,聚眾劫舍,擄人勒索,蠻橫無比。

某日黃昏,匪徒又在山下聚集,計議行劫,忽見尖頂山頭金光萬道,鋒芒四射,戰鼓齊鳴,宛如萬馬奔騰。匪眾聞見喪膽,斯時懸掛聖王香火之石塊巨響一聲分裂為三(傳說中塊乃開漳聖王化身,而兩邊石塊即為李、馬兩將軍化身,目前奉祀於寺內後方祖廟內)仍立在原地不動外,週圍散石一直滾落山下匪徒聚集處,匪眾紛紛棄械,鼠竄而逃,此後遂無土匪為非作歹。

事後附近居民聞訊,紛至石室膜拜奉祀,自此香火日盛。

嘉慶六年(1801年)因鑒及香客日增,石室祖廟無法容納大批香客膜拜,於原址小廟前另建本殿,並雕造鎮殿聖王及李、馬將軍金身。

咸豐十一年(1861年)第一次修建,後歷經兩次重修;大正三年(1913年)第四次重修;民國六十年(1971年)第五次重修為目前建築。
清水岩

建築典雅的清水岩為彰化縣定古蹟,位於社頭鄉清水村清水岩路1號,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和南海觀世音菩薩。

寺前有春光亭及龍池,建築古樸雅致,寺內有護牆圍繞,並保存許多古蹟、古聯,是個參佛訪古好所在。

清水岩寺於清雍正6年(1728)創立,初創之時,結草為庵,至清乾隆年間,由住持覺通禪師及地方士紳募捐遷建至今日現址,清乾隆23年(1758)、清嘉慶24年(1819)曾重修,彰化縣志以「清水春光」為彰化八景之一。

清光緒10年(1884)由監生蕭貞吉、生員蕭錦江等士紳倡議重修,完成修復後,由清水岩住持僧欲標敬立「清水春光」匾。清水岩寺正殿供奉三寶佛,即藥師佛、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神龕左側供奉清水祖師,右側供奉註生娘娘。

三岩的景色伴隨的是較多的風景,喜歡戶外踏青的玩家可以規劃這套行程。

參考資料:

逢甲日租套房

南投景點介紹:九族文化村

台灣原住民文化一直都是台灣本土特色之一,台灣政府為了保留原住民文化,以及增加民眾對於原住民的認識,於中部地區成立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村是結合臺灣九大原住民族族群的各項文化特色展示,其中包括泰雅族、賽夏族、鄒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達悟族、阿美族以及排灣族,而後加入邵族。

位於中部地區的九族文化村,佔地約有62公頃,緊臨中外聞名的日月潭,全區制高點則是位在觀山樓,海拔標高約900公尺。園區整體規劃十分多樣化,並有表演劇、傳統歌舞的活動表演,結合文化觀光、遊憩及教育的多元化旅遊景點。
山頂的觀山樓通往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將兩個景點串接起來。該空中纜車路線全長1.877公里,沿途可俯瞰日月潭湖光山色,天晴氣朗時並可眺望遠方的埔里盆地。

全園規劃分成三座主題園區:原住民文化、歡樂世界和歐洲花園,2009年啟用空中纜車,搭載觀山樓至歡樂世界的旅客,並可在觀山樓俯瞰全園風光與遠方日月潭。

原住民文化

園區內皆有仿造各族實屋來打造原住民建築,並有展現原住民舞蹈技藝的表演劇場:娜魯灣劇場與石音劇場。
歐洲花園

享受巴洛克式建築,歐洲風情組合式花園,幾何花圃另有歐式小火車水沙連號,運載乘客遊玩花園一圈。

歡樂世界

歡樂世界的主題設施有空中纜車、自由落體UFO、懸吊式雲霄飛車「馬雅探險」,另有其它諸多遊樂設施:加勒比海探險、夏威夷巨浪、太空山、海盜船、金礦山(非真的有金礦)、熱氣球、旋轉木馬、小火車、愛之船……等。

九族文化村不僅保存了原住民固有的特色及文化,更可以提供工作給原住民實質上的幫助,目前結合了日本超人氣動畫海賊王大型主題活動,更讓大人小孩都可以到此盡情的遊玩。

參考來源:逢甲日租套房

逢甲日租套房推薦 |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921 Earthquake Museum of Taiwan)

在西元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的時候,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地震,那次的地震導致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輕重傷。共持續102秒,乃台灣戰後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

造成的房屋破壞估計,房屋半倒553,768間,房屋全倒1,711間,後人變稱此次震災為921大地震,因為地震震央位在南投縣集集鎮,又稱集集大地震。

此次的天災,不但造成人民的傷亡,也損毀了許多道路與橋梁等交通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也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等天然災害。

當時鐵路局西部幹線臨時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地震原因,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兩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為了紀念以及作為往後震災教育,成立了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921 Earthquake Museum of Taiwan),全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園區土地在九二一地震前是臺中縣立光復國民中學(今臺中市立光復國民中小學)校地,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震造成操場部分隆起,也造成光復國中校舍及校園毀壞,一線之隔,光復國小卻全然無損;經許多專家評估後,決定以光復國中作為地震博物館,保存震後地震遺址及蒐集相關文物、圖像、圖書等資料作為認識、暸解及體驗大自然力量的活教材。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依附著原操場興建,全館沒有樑、柱系統,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成,整體為圓弧形,組成複雜,其特殊性及困難度均屬國內外首見。

全區建築利用視覺角度求取相對高層,並依斷層落差值求取安全退縮距離,因此建築原則隨斷層線走,再依地形地貌調整,自然形成獨立卻相互連結的空間,賦予觀者不同空間的體驗。

所有建設於2007年9月完成,共有地震工程教育館、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影像館、防災教育館及重建記錄館等展館。

除了有遺址保存、自然科學、人文、歷史記錄等等不同面向展示,建築更是園區一大特色。

園區建築將展示館與原來損毀的校舍結合,將地震所造成的影響完整的表現在眼前。

來台中逢甲日租套房休息之餘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參觀,不但可以學習一些地球科學相關的知識外,更可以親身體會地震的危險與該有的防災知識,特別適合親子戶外踏青。

 

參考資料:

景點推薦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台中州廳 – 台中景點介紹

台中州廳

由日人設計師森山松助之設計,原為日治時期的台中州廳,建於西元1913年(大正2年)2月,一直到1934年(昭和9年)才完工。

當時台中州廳管轄現今台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等地,台中市役所才是當時台中市政府。

戰後,臺中市政府曾於此辦公,至西元2011年遷出,現作為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辦公廳舍使用。

森山松之助(1869年7月15日-1949年4月2日),日本大阪市出身的建築師,活躍於日本時代的台灣,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任內設計、監造許多官廳建築。

其作品有東京博覽會臺灣館、總督府臨時工事部廳舍、臺南郵便局、台灣總督府官邸改築、台北州廳、台中州廳、台南州廳、專賣局(現今菸酒公賣局)等等非常有名的歷史建築。

仿法國馬薩風格的台中州廳,正立面具有明顯的「馬薩」式屋頂,上緩下徒的兩折式屋頂,是法國建築師馬薩氏發明的。

屋頂所佔比例較大,配上各式老虎窗特別搶眼。

建築坐西朝東,各翼各以四十五度左右伸展成列設辦公室。

中央有塔狀物突出建築,並以左右的角樓完整銜接兩翼建築物。

二樓設廊柱加上「牛眼窗」,一樓則是入口玄關和拱圈。

入口玄關有「多立克柱式」(Doric)和假石的結構柱,上方三面見有破山牆及勳章花草裝飾,上方以圓頂修建覆蓋。

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公元前7世紀),(另外2種柱式是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們都源於古希臘。 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

二樓採「愛奧尼克柱式(IonicOrder)」,退縮的陽臺強化立面的陰影效果。

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源於古希臘,是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另外兩種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

台中州廳建築為突顯其政治上的位階與都市中的重要性,並配合臺中市街計劃,將入口設於重要街廊的轉角處,是日治時期官廳建築的重要特徵。

 

參考資料:

逢甲日租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