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林氏宗祠】逢甲日租套房推薦
林氏宗祠(又稱臺灣林氏宗廟)位於臺中市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
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台灣日治時期昭和5年(1930年)遷於現址。
建築以為閩南式傳統建築,為二進雙龍的合院式配置,屋面造形有硬山、歇山、捲棚及「升庵假四垂」等式樣。前後座落山門及正殿,而兩側則以過水連接護龍。
從其建築平面中,可看見為順應風水觀念而形成前窄後寬的「畚箕厝」特殊造型。
除外埕廣場,林氏宗祠二進雙護龍的格局中藉由過水的空間安排,形成七個院落(內埕、天井)。
宗祠只有祭祀功能,故未建後殿,改以橫向面九開間(五開間的山門及左右過水與護龍)的立面效果。
木構架由漳籍名匠陳應彬打造,裝飾以雕刻、彩繪、文字、剪黏與泥塑為主。
陳應彬是臺灣本土的知名大木匠師,承繼了漳派的大木作技術,在臺灣寺廟建築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以木雕為重,其中山門及正殿的木構架為主要的表演場所,其精巧雕飾的巧工不可多見,石構由辛阿救打造。
陳應彬出生於臺北板橋中和員山莊,原籍福建省漳州南靖,其父陳井泉(1819年-?)亦是木匠。
據傳曾參與過臺北府城的考棚、城門及巡撫衙門的工程。
陳應彬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上頭還有四名兄長。
他早年曾到漳泉一帶遊覽古建築,回臺後遍受邀參與北港朝天宮的改建,而1910年朝天宮竣工後,其聲名亦大噪,全臺各地廟宇紛紛邀請他前來主持廟宇的修築,而他所修築的廟宇主要以媽祖廟為多。
他信奉臺北指南宮的呂洞賓,晚年常居於指南宮。
建築結構
正殿:奉祀林姓開山祖師比干和林姓祖宗牌位,配祀建廟有功人員的長生祿位
左護龍:供奉湄洲媽祖
右護龍:管理辦公室
地址:臺中市南區長榮里國光路55號
開放時間 週一至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