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州廳
由日人設計師森山松助之設計,原為日治時期的台中州廳,建於西元1913年(大正2年)2月,一直到1934年(昭和9年)才完工。
當時台中州廳管轄現今台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等地,台中市役所才是當時台中市政府。
戰後,臺中市政府曾於此辦公,至西元2011年遷出,現作為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辦公廳舍使用。
森山松之助(1869年7月15日-1949年4月2日),日本大阪市出身的建築師,活躍於日本時代的台灣,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任內設計、監造許多官廳建築。
其作品有東京博覽會臺灣館、總督府臨時工事部廳舍、臺南郵便局、台灣總督府官邸改築、台北州廳、台中州廳、台南州廳、專賣局(現今菸酒公賣局)等等非常有名的歷史建築。
仿法國馬薩風格的台中州廳,正立面具有明顯的「馬薩」式屋頂,上緩下徒的兩折式屋頂,是法國建築師馬薩氏發明的。
屋頂所佔比例較大,配上各式老虎窗特別搶眼。
建築坐西朝東,各翼各以四十五度左右伸展成列設辦公室。
中央有塔狀物突出建築,並以左右的角樓完整銜接兩翼建築物。
二樓設廊柱加上「牛眼窗」,一樓則是入口玄關和拱圈。
入口玄關有「多立克柱式」(Doric)和假石的結構柱,上方三面見有破山牆及勳章花草裝飾,上方以圓頂修建覆蓋。
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公元前7世紀),(另外2種柱式是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們都源於古希臘。 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
二樓採「愛奧尼克柱式(IonicOrder)」,退縮的陽臺強化立面的陰影效果。
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源於古希臘,是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另外兩種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
台中州廳建築為突顯其政治上的位階與都市中的重要性,並配合臺中市街計劃,將入口設於重要街廊的轉角處,是日治時期官廳建築的重要特徵。
參考資料: